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2025年7月13日,医学影像学院红影志愿服务队联合学院超声医学党支部、附属医院民盟右医总支在西林县那讪村深入开展“健康中国乡村行,影像筛查护民安”义诊专项行动。
“两癌”筛查专项行动
为筑牢基层健康防线,提升甲状腺癌、乳腺癌(简称 “两癌”)防治意识,团队系统化开展了“两癌”筛查专项工作。前期筹备中,团队联合村委会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宣传(村务公告栏、微信群通知、入户讲解等),确保村民充分知晓筛查时间、政策、流程及免费服务内容。在那讪村卫生室临时检查区里,超声科医师专注操作便携式B超设备,探头精准扫查检查区域,以专业细致的操作完成每一项检查;登记处身着蓝色马甲的志愿者耐心指导村民完善个人信息,同步构建电子化“一人一档”健康档案体系。这种将筛查数据转化为动态健康管理数据库的模式,即实现了疾病早发现早干预,也为后续个性化健康跟踪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持,显著提升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可持续价值。

(图为超声医学党支部教师团队为村民检查)

(图为服务队成员引导村民登记信息)
多学科健康守护
在那讪村委会门前广场,来自附属医院民盟右医总支的跨学科专家团队(含儿科、心内科、外科、皮肤科等)开展联合义诊。现场设置“健康驿站”服务区,通过“基础检测+专科问诊”双轨模式:一方面为村民提供血压、血糖等基础健康指标检测;另一方面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病等农村高发慢性病,专家们结合问诊情况开具个性化健康处方——既包含药物调整建议,更注重膳食结构、运动方案等生活方式指导。这种“筛查-诊断-干预”全链条服务模式,将疾病防控关口前移,切实推动“治已病”向“治未病”的健康理念转变。

(图为附属医生为村民测量血压)


(图为附属医院各科室专家为村民义诊)
此次“两癌”早筛专项行动通过“家门口医疗”的创新服务,切实提升那讪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医学影像学院红影志愿服务队发挥专业优势,累计为48名村民建立标准化健康档案,筛查出甲状腺结节等阳性病例5例,真正实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级预防目标。团队以“移动医疗工作站”为载体,将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村卫生室,使“小病不出村,大病早发现”的基层医疗愿景落地见效。未来,服务队将持续深化“健康守门人”工程,通过建立常态化回访机制、开展针对性健康宣教等举措,为乡村振兴筑牢健康基石。(文/图 陆戴芝 一审/毛超怡 二审/赖倩 三审/黄春苗 上传/何恒宇)